國際供應鏈因新冠肺炎病毒(COVID-19)疫情經歷了一系列需求與供應影響,疫情初期主要爆發於亞洲各國與中國大陸,造成亞洲國家消費需求降低,且中國大陸供應商因嚴峻疫情而被迫暫停營運,對供應鏈帶來衝擊。
後續因疫情蔓延至歐洲及北美地區,因原先亞洲銷售大幅降低,加上歐洲與美洲各國陸續實施全境封鎖政策,消費需求銳減,國際品牌紛紛取消、暫停訂單,甚至拖欠款項。一系列衝擊對國際供應鏈帶來巨大傷害,如何重建與強化供應鏈,成為品牌與供應商需面對的重要課題。
對此,美國服裝暨鞋類協會(AAFA)秘書長
Steve Lamar、永續服裝聯盟(SAC)常務董事
Amina Razvi,以及歐洲紡織與成衣工業聯盟(EURATEX)秘書長
Dirk Vantyghem,共同舉辦一場針對歐美現況與國際供應鏈的線上研討會,探討 COVID-19
大流行對歐美及國際供應鏈的影響,以及未來國際供應鏈的變化。更多精采內容,請參閱本期「COVID-19
對歐美各國及國際供應鏈的影響」報導。
永續發展是全球產業不得不正視的議題,紡織相關產業無不積極努力達成此目標。供應鏈具有成為改變產業環保永續的最大潛力,如欲驅動真正的改變,整個供應鏈生態系統就必須採行永續原則。
新冠肺炎疫情的發展,著實為全球服裝產業上了一課:如果想邁向永續未來,供應鏈就必須徹底改革。同時,疫情的蔓延亦對全球供應鏈帶來巨大挑戰,鎖國政策及民眾居家檢疫措施,進一步導致零售商為了解決疫情對供應鏈勞工、商業夥伴及營運產生的立即挑戰,紛紛採取行動推動改革,以度過難關。更多豐富內容請見「永續供應鏈
推動產業改革的力量」報導。